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3-06-25点击量:

各学院(中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开展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号召,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和优势,引导我校研究生以学习“十八大”精神为契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蓬勃的青春激情、务实的学习态度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研究生院(研工部)决定今年继续组织开展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凝聚青春正能量,共筑美丽中国梦

二、活动内容

1.“文化宣传实践活动

研究生深入基层,结合实际,围绕十八大精神与两会精神,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宣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将“中国梦”带进百姓家、带到群众中。要把握宣传导向,明确宣讲思路,做到学习透、理解透、分析透、讲解透,确保宣传宣讲活动取得实效。

2.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研究生围绕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运用科学方法,结合自身专业,选取富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组织调研团队,通过访谈、考察、调研的形式,深入社会实际,了解各方看法,综合各方观点,形成自己的考察结果、专题调研报告等,为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力争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

3.“科技支农”实践活动

深入贯彻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科技支农、知识助农、科研促农、法律援农等实践服务活动,激励研究生深入科技园区、农业生产园区、果蔬加工生产基地等,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破解技术难题,开展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服务,为当地的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自身获得锻炼。     

4.“爱心服务”实践活动

以学习践行雷锋精神为主线,以服务城市社区、农村及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关注农民工、残障人士、贫困山区儿童及震区灾民等群体,开展教育帮扶、科技支农、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增强青年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5.“绿色之旅”实践活动

结合专业优势,围绕生态安全、环境污染治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等开展环保调研和宣讲,倡导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为建设生态家乡贡献力量。

三、申报流程

    1. 组队要求:实践团队由我校全日制注册博士、硕士研究生自愿报名组成,辅之部分优秀本科生。每个团队612人,团队项目负责人1名,指导老师至少1

     2. 提交申报:各团队结合此次实践主题,联系实践单位,拟定实践主题,落实实践内容和具体环节,填写项目申报书(附件1),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学院(中心)审批盖章后交至研究生院(研工部)综合办公室,电子版发至yjsjz@snnu.edu.cn,申报截止时间为630日。

     3. 审核立项:研究生院(研工部)根据申报项目类别组织审批,最终确定暑期社会实践立项名单,审批结果将在研究生院(研工部)网站公布。

 4. 各团队在各学院(中心)及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践项目安排奔赴实践地开展活动,并注意收集各类实践资料。

 四、经费资助与管理

     1、立项资助:研究生院(研工部)将在所有申报项目中评选出10个项目进行立项资助,资助金额为一般项目2000/,重点项目3000 /项,立项题目由团队根据立项内容自行确定;

     2、经费管理:项目经费采用先垫付再报销的原则,请各实践队伍务必妥善保存往返车票、外地发票等。

 3. 活动总结

    1)实践团队须统一提交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一份(1500字以内),另附实践成果若干(如调研报告、论文以及当地媒体报道等),在916日前向研究生院(研工部)提交电子版、纸质版;

    2)实践团队须提交项目总结宣传视频(3-5分钟)及照片10-15张,只需提交电子版;

    3)实践团队应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评审会,配合学校相关总结工作。

、评优表彰

研究生院(研工部)将评选出2013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若干,推荐其中表现突出的团队、个人和实践成果参与校级、省级的评优

    、工作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力求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调动广大研究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制定安全预案,指定安全联络员,加强安全知识培训,签订《个人安全责任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2.各学院要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十八大”、“中国梦”等主题,切实解决社会问题,合理选择实践地,从而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专业性、有效性。

3.各单位要广泛动员、盘活资源,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搭建平台;各学院要积极协助做好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上报工作材料,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联系人:张明超  85310348    yjsjz@snnu.edu.cn

           赵桐羽  15802919866

   

附件1: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docx

附件2: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单位接收证明.docx

 

研究生院(研工部)

201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