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迎新专栏 >> 正文

迎新专栏

研究生院(研工部)2018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8-04-30     作者: 综合办公室     浏览数:点击:[]次    分享到:

2018年,是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认识,凝心聚力,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写好蓄势追赶“奋进之笔”,开创新时代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一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工作思路是:对标学校“双一流”建设,借力综合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凝聚奋进之气,激活发展动力,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一、重点工作

(一)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职责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教研〔2018〕1号)《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出台我校关于贯彻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着力提高导师的道德素质和指导能力,加强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强化导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选树育人榜样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落实好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工作首要责任人职责,做好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加强“过程管理”,推进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根据教育部(学位〔2014〕4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14]16号)等文件的要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于2014年-2019年开展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按照学校统一安排,研究生院(研工部)于3月中旬起承担牵头组织工作,主要负责做好评估工作方案、材料组织、专家评估、确定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方案、撰写自我评估总结报告等,切实做好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三)对标“双一流”建设,创新博士生招生选拔机制

凸显博士生拔尖创新人才对于一流学科和科研水平的带动作用,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博士生招生及培养领域的有效探索和实践。深入推进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改革,扩大“申请-考核”学科范围,完善“申请-考核”选拔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专家论证相应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及时上报教育部相关部门,做好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的论证、申报工作。

(四)聚焦“提高质量”,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注重内涵发展,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依托优势学科和行业特色,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建设;搭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创新平台等载体,探索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并存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新途径;以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为契机,积极搭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深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大力培养复合式、应用型工程人才;引导和鼓励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对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二、主要工作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健全研究生思政工作体制机制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召开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定出台《陕西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系列配套文件,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

2.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制定我校《关于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大研究生辅导员培训、研修、调研力度,着力打造“专职+教师兼职+学生兼职”相结合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开展研究生辅导员年终考核评优,建立健全研究生辅导员管理考核机制;加强校院两级研究生会建设,引导研究生会发挥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具体职能;加强研究生社团、班级、实验室、寝室的制度和文化建设;设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专项课题,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

3.强化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

按照国家“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的要求,认真开展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活动月,积极构建学术道德与专业培养契合机制,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与科学精神教育,夯实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道德基石;通过构建组织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文化教育体系、典型引领体系,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

4.积极搭建研究生成长成才平台

推进实施“研途领航计划”、“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动”、“中国梦主题教育”等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研究生的价值引领;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创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深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加强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关注和关心研究生成长发展中的合理诉求。

(二)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1.继续推进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工程

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仍旧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核心工作,要继续推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工作,开展博士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工作,全面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

2.推进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改革

研究生招生计划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分配办法与学校学科建设工作息息相关,今后将根据国家及我校双一流建设战略需求,建立健全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招生计划分配机制改革,以适应学校学科建设战略需求。

(三)研究生培养工作

1.以研究生课程教学为抓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酝酿出台《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以建设国内一流研究生课程体系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强化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科学论证课程内容,减少课程数量,打造核心课程;加强教学服务平台和数字化网络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更新教学实施方法,试点推进MOOC资源、Blackboard网络课程建设,建设一批校内示范网络课程以及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打造一支教学能力突出、层次结构合理的研究生教学团队。

2.推进研究生创新工程,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鼓励研究生选择创新性强及富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课题,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并分层次支持研究生创新项目;通过逐年适当增加投入力度和扩大资助面的方式来激励和诱发研究生的主动性,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和扩大资助面,培养和激发研究生的进取心;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提高项目实施效果,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设置不同的项目评价指标,并根据考核指标进行全面考核。

3.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切实提高开放办学水平

修订我校《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管理办法》,在原有的资助对象上扩大资助范围;根据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的各学科国际学术会议的参考目录,对不同级别、不同举办地区的国际会议进行分层分类资助;制定《研究生国外访学项目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培训、短期课题交流等;举办第五届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中力争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创新学术交流平台,成立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组委会,制定学员手册,完善专栏网站,建立师生交流板块。

(四)研究生学位工作

1.加强学位制度建设,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制定《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并据此完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将抽象的学术水平规定转化为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完善和规范我校涉密学位论文的管理,制定《陕西师范大学涉密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将保密论文的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指导能力

建立灵活的导师遴选制度,实行优胜劣汰、有序竞争的机制是保证导师队伍质量的关键;继续做好“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班”,使导师明确工作职责和行为规范,更好地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导师给予奖励;通过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加大对在岗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3.继续实施学位管理“统一授予,两级管理”

分层推进校院二级管理实体化建设,把全校的研究生学位管理工作通过学院分解,逐步化整为零,同时注意明确责权,使各级学位管理人员都负起相应责任,自上而下确保学位授予质量。同时,继续做好省级、各行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全国优秀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和推荐工作;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分类评价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调研工作。

(五)研究生专业学位工作

1.积极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

通过扩大宣传、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培训、充分利用“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网络平台”丰富的案例资源,2018年以项目制的形式积极推动我校其他专业学位案例库建设,提升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水平,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2.加快推进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进程

进一步扩大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范围,遴选一批满足我校人才培养需求的规范化校级基地;对于运行规范、培养效果良好的实习基地,重点扶植,争取建设一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推动改革产学研联合培养建立产学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针对不同专业学位类别,建立多样化的基地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自我评估,重点考核基地人才培养实效。

3.继续完善落实免师教育硕士培养管理体制改革

在前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继续整合校内相关力量,合理调配资源,通过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过程管理,严格质量监控、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继续深入落实免师教育硕士管理体制改革。

(六)研究生教育保障工作

1.改革奖助学金体系推动资助育人工作

坚持以学校要求和学生实际为基础,以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积极性为目标,对《陕西师范大学培养机制改革方案》中涉及到的相关奖助学金文件及规范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保障水平;做好《陕西师范大学关于加强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实施办法》的修订完善、管理系统研发和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资助育人政策和相关管理办法,并积极加强国家奖学金、学位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制度政策与“三助一辅”的统筹优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坚持“冗余化、层次化、互联化”三化标准,努力建设高效实用的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铸造“智慧校园”的强力支撑。建设研究生院(研工部)官方英文网站;继续推进并完善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研究生常用文件、证明等自主终端打印,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制作《研究生手册》、《研究生教育工作概况》等,形成图集和影像资料;加强新媒体建设,对曲江研途、微研star、研会微信三大公众号内容进行优化更新,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引领、对外宣传、便捷服务等功能。

3.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加强作风建设

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使全体党员干部的意识明显提高;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在工作定位上切实做到“加强党建到位不缺位,服务中心进位不退位”,在工作方法上主动适应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新变化和党员师生思想实际新要求,突出支部活动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严字当头,站在研究生教育发展全局定位和谋划工作,强化纪律教育,勇于责任担当,坚持工作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研究生院(研工部)

2018年4月11日

 

关闭
上一条: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宣传片 下一条:凝心聚力加强支部建设 积极实践锤炼干部党性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