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各招生学院(中心)与研究生部的积极努力,历经10个月的报名、初试、复试、录取、审核,我校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于近日顺利结束。2011年我校共录取硕士研究生2309名,其中录取学术型硕士生1705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604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比2010年增加了4%。其中录取的普通考生1972人,单独考试考生9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104人,推荐免试生224人。
今年报考我校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数共计7642人,继续位居陕西省第二位。在今年的招生录取工作中,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和陕西省招办的有关规定,组织召开考前考务工作会和招生复试录取工作会,确保整个招生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复试录取过程中,坚持“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对考生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外语听说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核,继续执行复试成绩在录取中占45%的比例权重,确保录取新生的综合素质。在整个录取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纪委全程监督,切实保障了招生考试及录取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2011年我校除原有的五个专业学位类别外(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和体育硕士),还有8个新增专业学位首次进行硕士招生(社会工作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翻译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相关学院和研究生部积极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宣传、组织报名考试和最终的复试录取工作,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在录取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中,教育硕士223人、工商管理硕士119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51人、艺术硕士52人、体育硕士34人、社会工作硕士7人、公共管理硕士37、新闻与传播硕士12人、翻译硕士18人、文物与博物馆硕士9人、工程硕士29人、旅游管理硕士2人、应用心理硕士11人。
今年的硕士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报考我校优秀生源考生逐年增加,同等学力考生比例下降;二是一志愿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生源呈增加趋势;三是在复试中注重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综合素质及心理素质考核,进一步完善了优秀人才的选拔和考核机制。
自2007年6月,教育部批准我校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学校以来,我校已经连续5年承担除我校外,还有如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长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每年近300名民族硕士生的基础强化培训教学和管理任务。我校的规范化教学管理及严肃、活泼的校园文化,获得了培训学生和兄弟院校的好评,同时提高了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层次,丰富了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类型。
目前,2012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即将展开,研究生部将继续积极主动地做好各个类型的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各招生学院及研究生导师们的积极性,探索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开创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