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和9月11日下午,研究生院(研工部)在新勇活动中心二层报告厅,面向长安校区研究生新同学分别举办了第四、第五两场入学教育报告会。其中,第四场报告会分上下半场两个部分进行,分别由我校心理学院陈青萍教授和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研工部部长郑海荣教授主讲,第五场报告会我校原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萧正洪教授主讲。两场报告会均由研工部副部长宋传东主持。
陈青萍教授做了题为《新的人生起点——学研生活适应》的专题报告。她分别从学研能力适应与锁定目标、研究生情感关系适应与恰当准备、研究生研究压力适应与减压方法三个方面对新生如何应对新的挑战,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进行了解读。陈教授指出,读研读的是一种能力。要做好研究性的学习首先要学会高效率的学习,是以愉快的情绪学习,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过有效率的研究生活。她勉励同学们在研究生学习生涯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辅以持续的进取行动,多阅读,勤思考,兼顾好学研和生活的关系,顺利完成学业。最后陈教授为学生们提供了减压的方法,并建议同学们平日里要保持与导师、同学的联系,争取早日进入课题研究状态,积极寻找学习资源,不断适应新的生活。
郑海荣教授主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她开篇便强调研究生的学习重在科研,因此人才培养的重点也应主要放在科学研究上。她从科学研究的定义和包涵的类型、怎样做好科学研究以及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好科学研究三个方面展开话题。她强调,确定研究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目标,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培养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做好科研的基础。而学术自由和创新、批判性的思维、高尚的学术道德是成功科研人必备的精神和品质。随后,郑海荣教讲述了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实现国家化的途径,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和做法。
萧正洪教授做了题为《研究生教育与学术规范》的第五场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他首先以一则学术不端的典型案例引出了当天报告的主题。通过案例分析萧正洪教授指出了目前学术界在学术规范上存在的普遍问题。随后,萧正洪教授对学术规范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解释,从好奇心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理性原则、想象力与洞察力、严谨的分析、怀疑批评精神、宽容精神、科研理论及独立性与自由精神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把握学术规范的道德伦理观,并结合具体事例指出了以抄袭、剽窃、伪造数据、违反基本科学程序等为主的在技术上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大会中,萧正洪教授不断强调知识的严谨性,及学术不规范后果的严重性,告诫广大师生要引以为戒,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科学地制定学术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报告会现场,萧正洪教授的讲授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不断赢得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了其实有效的建议和指南。
至此,我校201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