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全局性、前瞻性开展工作,学校于4月29日上午在文汇楼A段601学术报告厅召开了2022年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作会。杨祖培副校长出席会议。各单位主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副院长、研究生秘书及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方式进行,由研究生院院长陈新兵主持。
陈新兵简要回顾了2021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并介绍了2022年度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内容。他指出,2021年学校研究生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围绕“一个核心”,推进“两大改革”,聚焦“六个重点”,实现了研究生人才培养重点工作有成效,难点工作有突破。2022年学校将以“质量提升年”为主题,对标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1+5+1”发展思路,全面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五大工程,启动教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提质行动,持续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我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撑。
宋传东简要回顾了2021年研究生思政工作总体发展情况,并介绍了2022年度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他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在立德树人。在过去一年,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创新党建教育内容和方式,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夯实“三全育人”思政工作体系,聚焦铸魂育人时代工程,以“互联网+导师培训”新模式和“研途领航计划”全力推进工作协同,全面提升了工作质量。2022年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将继续发挥好协同育人机制,突出内涵发展,围绕人才培养核心,整合优势资源,着力打造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品牌,努力开创我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在现场交流环节,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丁立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琳分别就各自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情况、导师队伍建设情况、工作亮点及特色等进行了发言交流。
杨祖培副校长作总结讲话。她就如何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培养高层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要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让导师更好地担负起研究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引路人和科研能力培养推动者的责任。二是多措并举,把好培养关键环节提高培养质量。要牢牢把握研究生招生入口关、培养过程关和毕业答辩出口关,加强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力度,重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加强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大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全方位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研究生培养工作合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全校“一盘棋”意识,围绕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点工作任务,及时把握研究生教育最新动向,整合力量资源形成育人合力,不断发挥各自优势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出真招、重实效,全力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
